close

心智圖 (4)

我們常常聽到

認領」、「認養」、「收養」這三個詞在法律或社會實務上的意義不同,下面來分別說明它們的差異:

---

一、認領(主體多為父或母

**定義**
認領是指非婚生子女的生父或生母,透過法律程序承認自己與子女之間的親子關係。

**適用情境**:
例如,生父與生母未婚生下小孩,孩子出生時戶口未登記父親,日後父親透過認領程序承認親子關係。

**法律效果**:
建立法律上的親子關係,子女可以取得父母的姓氏、扶養義務、繼承權等。

---

二、認養(常見於動物或公益行為)

**定義**:
認養是指對原本無血緣關係的對象(多為動物、或機構照顧的兒童)以非正式或非法律收養的方式,提供其生活所需的照顧。

**適用情境**:
- 認養流浪動物
- 認養孤兒院的小朋友(不等於法律上的收養)
- 認養樹木、古蹟等(具象徵意義)

**法律效果**:
通常**不具正式法律上的親屬關係**,只是道義上或生活照顧上的支持。

---

三、收養(法律程序)

**定義**:
收養是經由法律程序,讓沒有血緣關係的人成為法律上的親子關係。

**適用情境**:
如無法生育夫妻收養孩子,或是親戚間將小孩交由其他家庭撫養,需經法院核准。

**法律效果**:
- 建立**正式的法律親子關係**
- 被收養人變更姓氏、戶籍
- 有扶養、繼承等法律權利義務

---

### 簡單比較表:

| 名稱 | 主體 | 對象 | 是否建立法律親子關係 | 是否需法院程序 |
|------|------|------|------------------------|----------------|
| 認領 | 生父/生母 | 非婚生子女 | ✅ 是 | ❌ 無需法院(戶政辦理) |
| 認養 | 一般人 | 動物或公益對象 | ❌ 否 | ❌ 無需法院 |
| 收養 | 收養人 | 被收養人(人) | ✅ 是 | ✅ 需法院核准 |

#高代書
#民法
#認領
#收養
#繼承

arrow
arrow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高代書 的頭像
    高代書

    高代書在中央新村 陪你安心買好房l新店買屋賣屋l新店房仲推薦

    高代書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